30位上海的数学老师接受英国教育部邀请,已前往英国传授中式数学教育法。英国圣马克与圣约翰大学的小学教育教授Ruth Merttens对引进上海数学老师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中英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中英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中英教育没有好坏之分,可以互相借鉴。
编译/沈姝怡
在英国伦敦的一个教室里,上课的是来自中国的陆老师。她正在给21个7到8岁的小学生上数学课,今天讲的是分数。尽管英语讲起来还有点吃力,但看得出她自信满满。
陆老师告别了家中5岁的女儿和她的丈夫,也暂时离开了在上海一所小学的教职,来到了英国。她的使命是在英国上“中式数学课”。
这个教室重新布置成了上海的教室的样子。地毯被卷走了,本来围成小组的桌子被排成直线,所有的眼睛都看着陆老师和她的触摸板。
同陆老师一批的一共有30名赴英教师,现在都在英国的小学里教书。他们应教育部的邀请,来英国重振每况愈下的标准化教育。
上海15岁的学生们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超过他们的英国同龄人,已经连续三年在数学测试中夺魁。
在上海,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有着水平相当的学术能力,而在英国,不同学生的成绩有非常大的差距。陆老师和她的同事就是去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帮孩子们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
为了提高数学这个学科,英国政府在这个2年的项目上投资了一千多万。不过,教育界对这个照搬上海的教育模式的项目是持怀疑态度的。
分数的知识显然对于英国小孩来说很有难度,所以陆老师把她在福克斯小学(Fox Primary School)的三个星期的教学分成了以下几个模块:二分之几的数,三分之几的数,分子和分母。
虽然福克斯的小学生的数学已经算是很好了,似乎也有点跟不上。除了福克斯小学,全国最好的25所小学最近都迎来了他们的“陆老师”,有22个学校在去年11月开展了类似的项目。目标是广泛共享优秀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课堂的教室里,还坐着许多周边学校的听课老师。他们一边听课,一边记着笔记。接下来的一年,上海老师的影响将扩张到中学校园。
一上课,陆老师就让孩子们大声读出屏幕上显示的分数。一个孩子回答“二分之一!” 紧跟着,剩下的同学一起重复了一遍。下一个分数跳出来时,另一个孩子回答了“三分之一!” 每个人再一次跟读。“四分之一!”,跟读,依此类推。
这一组练习结束之后,所有学生给他们自己鼓掌。不是伴随着欢呼声的那种热烈掌声,而是正正好好五下有节奏的击掌。随后孩子们会把所有的分数在大声朗读一遍,然后陆老师才开始教大家如何写分数。
他们学习到写分数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首先,你得画一条横线。然后要在现在横线下面写上分母,最后才在横线上填上分子。这个顺序是有规定的。
“你们现在会写分数了吗?是或不是?”她问孩子们。完成了在自己本子上的书写练习之后,学生被单独叫到白板上在全班面前再写一遍。接着又是五下整齐的击掌。
整个课堂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断重复相同的内容,又每次稍微提高一点难度。陆老师会及时挑出他们的错误,并确保每一个人都跟得上她讲的内容。
这就是来自上海的“精通教学法”,非常有条理的课程安排。目标是培养孩子们能对数学理念的本质有一个通顺的逻辑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英国老师会讲得更快些,”Ben McMullen小声评论道。他是福克斯学校的校方代表,也是当地数学核心组的高领。“陆老师在一个知识点上的停留时间非常的长,足以让每个人充分理解老师讲的是怎么一回事。而我们的老师在确保每个学生都完全掌握之前,就继续教下去了。”
陆老师又问大家分数是什么。“如果一个整数被平均分成三份,那么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一个学生回答说。另外一个学生按照这个格式,把白板上写的另一个分数按照同样的方式解释了一遍。
“可以看到很多朗诵和背诵,这在我们英国老师看来可能会显得有点刻板了,”McMullen分析,“但是这是一个强化理解的好方法。”
去年九月,McMullen和另外70位英国老师一起来了一趟上海。他们在这里停留了2周时间,在本地的小学里听数学课。讲起当时的所见的数学教学,他的语气里至今还洋溢着激动的情绪。
首先,在上海,一节课的时间短多了,只有35分钟,然后就有15分钟随意玩耍放松的时间。而在英国,上课时间是这里的两倍。“我在35分钟的数学教学时间里,看到了比我上过的任何一节70分钟的课都要好的教学效果,”他说。
在上海,每一个同龄的孩子都会同时翻到同一本教科书的同一页,每一个小孩对被认为是可以学会所有内容的。
孩子们在八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乘法口诀表”倒背如流。McMullen承认,教室布置得非常的简洁,教科书也很普通,看起来没什么“吸引力”,但是教材的编写质量极其高。
相反,英国的教室是五颜六色的,墙上贴有各种创意作品。有一个写着“每日一词”是“上海”,另一个写着“每周一词”是“中国”。一排小提琴歪歪斜斜地靠在墙边,有学生来来往往拿琴去上音乐课。也许英国的孩子们需要接受的感官信息超负荷了,McMullen仔细思索着。
陆老师原本上课的学校是上海市闸北区实验小学,每天只上两节数学课。一天中剩下的时间都在做教学汇报和研讨。相反,一个英国小学老师是全科老师,什么都教,全天上课。
同样,中国的教师培训机制和英国的也相差甚远。陆老师在大学里修学了五年小学数学教学;在英国,少于两周。练习生老师可以去参加相关的培训,比如“学校直通车”(School Direct),专门培训数学两周之内就能搞定。
英国圣马克与圣约翰大学的小学教育教授Ruth Merttens对这个引进上海数学老师的做法持怀疑态度。
她认为两个地区的受众学生的背景是不同的。英国学校的孩子有各种不同的国籍和文化背景,而上海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所以她质疑:上海的教育方式怎么能满足英国背景复杂丰富的英国学生呢?
“我相信从上海的老师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一些是合适的,而一些可能不然。但是我一定要指出一点,我们现在的教育资金短缺。如果我来决定怎么花这笔钱,我一定不会选择投给这个项目。
“在英国,我们有文化背景多样的社会群体。让孩子们坐成一排一排的,去推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教育,这绝对不是21世纪的英国该做的。
“在英国,我们希望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学习,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学习的路上是坐在学驾驶座位置的,或者至少是有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的。
“在上海我们看到的时候另一个模式——传授知识。我们在文化上差了十万八千里啊。
“我们没有比他们好,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责任编辑: